【我與松子的愛恨情仇】
在華盛頓大學念書的時候,我非常迷戀松子,當時覺得世界上怎麼有這麼好吃的堅果?
暑期的時候去農場打工,學會了怎麼做青醬(基本上就是把一堆松子,一堆羅勒與很多橄欖油倒入調理機裡打成的泥),因為食譜實在太簡單又太美味了,我對松子更是加倍的喜愛。
有一次在家炒菜的時候,加了一些松子作點綴,吃完這道菜的隔天,舌下與喉嚨開始出現很詭異的金屬味,揮之不去。
不管我喝多少水,刷了幾次牙,都沒有用。這樣的情況發生過幾次後,我自己推敲出是松子的問題,就算我吃非常少量,症狀還是會出現。當時問了身邊所有的人都沒有經歷過類似的情況,我只好摸摸鼻子,自認為體質特別敏感,對松子的迷戀也慢慢消退,但我內心的疑問還是沒有被解答: 「為何以前吃松子沒有後遺症,現在不管吃多吃少,都會產生金屬味?」
【原來不是只有我】
2011年與2013年美國與法國個別發表了消費者投訴的調查。美國的報告顯示,從2008年起,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平均每個月都會收到至少三十件投訴,截至2012年,FDA總共收到了501件投訴。
法國毒物中心則是從2008年3月起至2011年1月底止收到了3111件投訴,2009年的5月至8月的投訴案例達到了巔峰。
這種吃了松子後改變味覺甚至有其他不適的症狀,統稱為 Pine Mouth Syndrome (PMS)。
【症狀敘述】
美國與法國的投訴者所經歷的症狀包括:
1. 食用松子的12-48小時過後開始發生味覺的改變。
2. 法國投訴者的年齡範圍是30-39歲,美國投訴者的平均年齡則是45.6歲。
3. 法國投訴者的男:女比例是0.6 (女性比男性多),美國投訴者有70%是女性。
4. 金屬味持續的時間在法國是3~14天,在美國是2天至3個禮拜。但無論哪一國,持續多久,金屬味最後都會消失,它並不是一個永久的症狀。
5. 其他症狀包括: 消化道不適、噁心、頭痛、嘔吐、口腔癢、口腔紅腫發炎、少數有蕁麻疹、淋巴結腫大等症狀。
6. 份量: 從2顆松子到500克的松子都可能引發症狀。
7. 烹飪方法並不會減少發生率,生的、煮過的、烤過的都有可能引發症狀。
【松子的種類是關鍵】
與投訴者比對後發現,大多數的人都是吃了含有中國進口的松子,少部分來自俄羅斯、韓國、越南等地區。經過進一步的調查後,來自中國的 P. armandii 與 P. massoniana 松子被認為是造成金屬味的罪魁禍首,但為何會造成金屬味卻不得而知,是否對身體有進一步的傷害也沒有相關資料。
A: P. armandii, K: P. Koraiensis, S: P. sibirica, P: P. pinea, G: P. gerardiana, M: P. massoniana, U1: P. yunnanensis, U2: P. pumila (圖片來自:The Great Pine Nut Mystery ,作者:Grace Tan w,圖片網址)
【中國與歐盟達成協議】
2011年七月,因接到眾多的消費者回饋,中國與歐盟達成協議停止P. armandii 與 P. massoniana 松子的出口,消費者的投訴也因此減少。
(圖片來自:The Great Pine Nut Mystery ,作者:Grace Tan w,圖片網址)
台灣目前對松子的進口並沒有品種上的管控,分享出來是希望更多人能多了解這個問題,若有上述的症狀,在選購的時候要多加小心,只能盡量避免來自中國的松子仁。
【其他資訊】
目前網路上有非常多的英文論壇討論PMS的經驗,一位新加坡的研究生將此議題當作她的研究論文,並設立了一個網頁 The Great Pine Nust Mystery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。
文章撰寫/翻譯:陳婷鈺營養師
本文歡迎轉載,請註明出處為「台灣素食營養學會」
官網:www.twvns.org
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簡介
國內少數由醫學角度探討素食的非營利團體。集結各大醫院、大學...等多位有志推廣素食的醫療人員、專家學者,透過講座、食譜、文章,與民眾分享正確的素食營養知識。
參考資料:
1.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60 (2013) 181–187
2. Clinical Toxicology (2011), 49, 668–670
3. Destaillats F, Cruz-Hernandez C, Giuffrida F, Dionisi F, Mostin M, Verstegen G. Identification of the botanical origin of commercial pine nuts responsible for dysgeusia by gas-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of Fatty Acid profile. J Toxicol. 2011;2011:316789. doi: 10.1155/2011/31678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