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日忙碌,週末補運動也很OK! 🏃‍♂️🏋️‍♀️

exercise有時候,我們工作忙碌,生活總是不夠時間運動 (哭)。但是,不用擔心!最新的研究給了我們一個好消息:週末是可以補回來的!!!

醫生和營養師通常建議每週至少五天,每天30分鐘的中、強度運動。然而,科學家們一直很好奇:如果我們能在週末兩天的時間內完成這些運動,會不會有同樣的效果呢?

最近的一項回顧性研究提供了答案,他們分析了約9萬人的資料,其中約1/4是運動量較少的群體,42%是週末運動鬥士,其餘約1/4是每天都堅持運動的人。

令人振奮的是,只要每週累積達到150分鐘的中、高強度運動,無論是每天均分或是週末集中進行,對於降低心律不整、心臟衰竭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來說,效果是一樣好的!

科學家們還打算繼續探究週末運動鬥士在其他疾病上的表現,讓我們拭目以待吧!🔬🔍

不論你是平日下班後持之以恆在運動的上班族,或是週末充分利用時間活動筋骨的鬥士,只要記得保持適量運動,無論何時都能保持活力與健康!💪😊

🚶‍♀️中度運動範例:

快走、騎腳踏車、打羽球、雙人網球、游泳 (慢)

🏃🏽‍♀️強度運動範例:

爬山、慢跑、單人網球、足球、游泳 (快)

原文文章: Accelerometer-Derived “Weekend Warrior”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


超有趣的血糖實驗🌾🥣

oatscomparison我們都知道燕麥粥是健康的早餐選擇,但你知道嗎?雖然化學構造一模一樣的食物,像是燕麥,對血糖的影響卻有所不同喔!

我們有四種不同的燕麥:1️⃣燕麥粉、2️⃣即食燕麥、3️⃣傳統燕麥(燕麥片),以及4️⃣鋼切燕麥。現在,用你的直覺,在三秒內猜猜哪一種對血糖的影響最小呢?🤔

📊 根據實驗結果,我們把它們按照對血糖影響由小到大來排序:4️⃣鋼切<3️⃣傳統<2️⃣即食<1️⃣燕麥粉。

其實,這些燕麥在營養成分上幾乎是一模一樣的!同樣份量大小,提供一樣的卡洛里、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,以及纖維質。🌟

那為什麼影響血糖的程度會有差異呢?因為食物的物理結構會影響吸收率!越接近食物的原始樣貌,身體需要花越多時間消化,飽足感越久,血糖上升的速度也會越緩慢。🐌

舉例來說,即時燕麥切得最薄且壓得最扁,烹煮時間最快,而鋼切燕麥則是把燕麥粒切成比較細小的碎塊而已,沒有被壓扁。

所以,如果你想要控制血糖或是保持飽足感,鋼切燕麥或傳統燕麥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哦!🥣❤️

在台灣,超市裡常見的是即食燕麥,但即使是即食燕麥,其血糖反應還是比玉米脆片或其他高加工食品來得緩慢。所以,下次早餐時,不妨試試看鋼切燕麥或傳統燕麥,看看是否能夠更好地控制血糖,並享受更長久的飽足感喔!😋

這個有趣的食物實驗讓我們更了解食物對我們身體的影響,快來試試吧!🌿💪

補充:

鋼切燕麥GI值:52

傳統燕麥GI值:58

即時燕麥GI值:82

玉米脆片GI值:93

原文文章:Is Cereal or Oatmeal Better for Breakfast?

GI值查詢:International tables of glycemic index and glycemic load values 2021: a systematic review


便便次數竟然會影響認知能力!💩🧠

toiletpaper哈佛大學研究員在【國際阿茲海默症研討會】上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令人震驚:慢性便秘竟然會讓認知能力倒退3年!這項發現是通過對每天便便一次的人群進行對比研究得出的。

💡💡💡那是不是便便次數越多越聰明呢?

搜蕊,很抱歉,≧一天兩次的人,相較於一天一次的人,也有些許認知退化的風險。

█ 這些驚人的結果與腸胃道的微生物組成和DNA息息相關:

☆ 便秘的人,缺少製造【短鏈脂肪酸】的菌體

☆ 一天上大號兩次以上的人,則有較多促進發炎的菌體。

這顯示便便真的是很重要的健康指標阿!! 多關注自己的生活習慣- 水喝得夠多嗎?全榖、蔬果是否吃得夠多呢?多吃原型食物能穩定便便頻率,如果喝咖啡容易跑廁所,則要減少量或次數喔!

祝福大家天天便便順利!!!

【小提醒】這研究將便便次數少於三天一次定義為便祕。

原文文章:Bowel movement frequency, gut microbiome linked to cognitive function


環保飛行體驗,機上只提供蔬食!🌿🛫

Ecojet DHC 6.webp即將於2025年問世的Ecojet將成為英國首家不排放溫室氣體的航空公司,並且機上只提供素食餐!🌱🍽️

Ecojet是由綠能大亨Dale Vince 所創辦,計畫初期將使用19台煤油燃料的機型在英國國內進行測試,一年後計畫將全部機種轉型成氫電動力系統,讓民眾能在空中盡情飛翔,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。而在一年半以後,Ecojet將擴大規模,提供70座飛機飛往歐洲大陸!🌍✈️

為了實現【旅遊也能很環保】的目標,Ecojet機上絕對不會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,包括容器與餐具。機上只提供純素餐點,不含任何動物性食材🌱🍔,連Ecojet的員工制服也會是環保材質所製成的!!

這麼創新的作法,機票會不會很貴呢?

未來Ecojet的票價不會比較貴,因為創辦人希望能吸引所有人乘坐而不僅限於環保人士。

現今的飛機碳排放量是1980年代的兩倍,成長速度跟總碳排放量一樣快,維持在總碳排的2.5%左右。

原文文章:UK’s First Electric Airline Launches – And It Only Serves Plant-Based Meals


追蹤學會 Facebook | Instagram 取得即時資訊

文章整理翻譯:陳婷鈺 營養師

本文歡迎轉載,請註明出處為「台灣素食營養學會」。
官網:www.twvns.org

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簡介
國內少數由醫學角度探討素食的非營利團體。集結各大醫院、大學...等多位有志推廣素食的醫療人員、專家學者,透過講座、食譜、文章,與民眾分享正確的素食營養知識。

【如何克服飯後嗜睡的感覺?聽運動營養師的建議!】

sleepy美國知名運動營養師凱莉.瓊斯說以下幾種飲食,容易造成飯後嗜睡的情形:

▆ 1.熱量太少,難以集中精神

例如:中餐只吃沙拉與水果,你攝取的熱量可能不夠使用,約莫30分鐘至1小時後又想睡了。

▆ 2.精緻澱粉太多,專注力不持久

例如:中餐吃一盤炒飯,你的能量會迅速提升,但也會快速感到疲倦,因為精緻澱粉消化很快,血糖迅速上升又迅速下降,難以維持專注力。

▆ 3.熱量太高,身體花太多時間消化

例如:跟同事聚餐,吃超飽!因為攝取過多熱量,把能量都拿去消化了,導致大腦無法活絡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解決方法:

▆ 1.豐盛的早餐:包括非精緻的全穀類、脂肪、蛋白質,這樣到中午時就不容易過度飢餓而暴食。

▆ 2.確保攝取足夠纖維質:纖維質可以讓血糖緩緩上升、緩緩下降,有助於保持情緒與專注力在最佳狀態。

▆ 3.多喝水:缺水會影響大腦的認知能力,當感覺口渴時代表身體已經極度缺水。

▆ 4.飯後散步:如果中餐吃得太多,試著散步或做些伸展運動,可以幫助喚醒肌肉與大腦。

原文文章: How To Avoid the 'Post-Lunch Slump' in Energy, From a Dietician


 【2023 北歐營養指南】出爐啦!

1769986 PREVIEW01這次的版本歷經五年的準備,可是相當不同以往喔!不僅考慮到人類的營養需求,還特別融入了氣候與環境的因素,成為了40年來最豐富厚實的一本指南。

這份指南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建議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:

🌱 每週紅肉攝取應小於350公克 (供比較:10盎司的牛排約300公克),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肉品。

🌱 減少白肉攝取(例如:雞肉),不應因為少吃紅肉而以白肉做替補,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肉品。

🌱 有別於以往只能喝牛奶補充鈣質,這本指南特別表示:若每日攝取乳品量少於350公克,可以選用【營養強化】的植物奶替代,記得看營養標示,確保購買的植物奶含豐富的蛋白質、鈣質、維生素B2以及維生素B12。

🌱 每日攝取至少90公克的全穀類,這些穀類對環境影響極低,同時提供了纖維質、維生素B1、葉酸、維生素E、鐵質以及鋅。(要注意!!米飯的碳足跡比其他穀類高!)

🌱 每日攝取20-30公克的堅果,這些小小的堅果營養密度超高,碳排量極低,是超級營養又環保的食材。

總的來說,北歐飲食指南強烈推崇【植物性】的飲食模式,不僅能幫助減緩氣候變遷,對疾病預防也很有幫助!這份報告將有助於其他國家的飲食指南及學校營養午餐政策朝向更【蔬食】的方向邁進🌿🌎

原文報告書- Nordic Nutrition Recoomendation


【學生只想吃肉】是先入為主的觀念,恐與事實不符

students

最新實驗來囉!🌱【學生只想吃肉】其實是先入為主的觀念,不見得符合事實喔!

近期美國杜蘭大學、理海大學,還有壬色例理工學院,進行了一項令人振奮的實驗,使用了 Nudge 助推理論,將植物性選項介紹給學生:

💚在實驗日,蔬食主菜被擺在明顯的位置,而同類型的肉食主菜則需要主動詢問才會獲得。

💚控制日,蔬食和肉食選項則一起供應給學生。

結果真是令人驚喜!

🌿實驗日讓原本只有30%選擇蔬食的學生比例,直接飆升到81.5%!🌱

同時實驗日還降低了23.6%的碳排放量,對環保更是有莫大的貢獻!

成功的關鍵在哪裡呢?

👉對於大學新鮮人最有效,他們會很快地將這樣的飲食環境視為【理所當然】。

👉推出幾道蔬食替代方案,而不是改變整批菜單,成功率更高。

👉廚師和備餐人員的正向態度非常重要,這會讓素食選擇更受歡迎。

👉相反地,若備餐人員對改變抱持懷疑,不僅實驗遵從率低,甚至會在學生面前表現出喜好,影響學生的選擇。

其實,在國外統計中,有69%的Z世代(出生於1997~2012)希望能吃得更趨近植物性飲食,而【彈性素食者】也越來越受歡迎。

那麼,問題來了!台灣的大學,什麼時候能跟進呢?🤔

原文報告書下載: Serving Up Plants By Default


不要再忽視食物對環境的影響了!看看這些歐盟國家在做些什麼!🌱🌍

EU丹麥在2021年宣布了令人振奮的消息:他們預計將投入1.7億歐元在植物性食材的研究與製造,並且力求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由政府發布食物氣候認證標章的國家!

西班牙也在減少食物浪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!在2022年,通過新法案,餐廳和超市都必須將未售出的食物捐贈出去,否則將面臨高達60,000歐元的罰款!

法國早在2016年就開始禁止大型超市浪費食物,後來這項法案甚至擴展至餐飲外燴服務,對減少食物浪費作出了重大貢獻!

德國因其熱愛vegan飲食的人數而聞名,柏林與漢堡更是被譽為vegan天堂,還有專門的vegan超市供人選擇!

最近,我們的秘書長邱雪婷副教授前往愛爾蘭Limerick參加研討會,驚奇地發現幾乎所有咖啡店和餐廳都有豐富的vegan選項。當地的朋友說,在過去的3年裡,愛爾蘭在這方面進步神速,一般民眾對於vegan的認同度與了解已大幅提升,因此各種商店幾乎都有販售vegan選項。

台灣因為宗教關係,早在素食餐飲方面就有著良好的起步,但對於植物性飲食 (無蛋、無奶)的了解,城鄉之間仍然存在著差距。我們需要加緊腳步,讓vegan在台灣蔚然成風!

原文文章: How EU member countries are tackling food sustainability and security with legislations and initiatives


解決氣候變遷所引起的疾病 - 三個重要的面向

airpollution現今經濟體系正面臨著許多挑戰,我們不斷地從大自然中取得資源,卻忽略了復原大地的必要,這導致氣候變遷,嚴重影響我們的健康,如乾旱、水災、空氣汙染、糧食分配不均等問題。

然而,投入打擊氣候變遷的資金中,只有0.5%被投資在健康相關的計畫,且約有70%的國家沒有能力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健康危機。

專家建議,各國應重點投資以下三個領域:

1️⃣ 提倡低碳健康生活:

  • 淨化空氣,避免全世界百萬人因相關疾病喪命,同時維護經濟發展。
  • 優化行人權力與大眾交通,預防交通事故傷亡並減少碳排放。
  • 多吃蔬食、減少食物浪費,採用永續農耕法可降低各種疾病發生率。

2️⃣ 綠色醫療體系:

  • 使用再生能源、回收水、減少垃圾,打造更氣候友善、低碳排放的醫療體系。(大林慈院是很棒的榜樣)
  • 建立災害應變制度,特別針對高溫、乾旱、淹水及傳染病。
  • 各部門一起參與應對計畫,包括領導階層、員工、資訊、科技、服務、金融。

3️⃣ 執行公共衛生政策,預防氣候變遷疾病:

  • 提高災害監測與應變能力,贏得更多救命時間,降低傷害。
  • 將氣候災難應變融入公共醫療服務,尤其重視弱勢族群。
  • 跨部門合作,共同擬定應變策略,包含衛生、營養、水、電等。

你覺得台灣是否已做好面對氣候變遷的準備呢?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吧!

原文文章:  Climate change and health: three grand challenges


追蹤學會 Facebook | Instagram 取得即時資訊

文章整理翻譯:陳婷鈺 營養師

本文歡迎轉載,請註明出處為「台灣素食營養學會」。
官網:www.twvns.org

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簡介
國內少數由醫學角度探討素食的非營利團體。集結各大醫院、大學...等多位有志推廣素食的醫療人員、專家學者,透過講座、食譜、文章,與民眾分享正確的素食營養知識。

pexels anna shvets 4483323要讓人們接受植物性飲食,應避免使用「素食」、「蔬食」等詞彙。

位於美國波士頓的Faulkner醫院表示,過去在推行「週一無肉」遭遇了一些困難,因為大多數人無法完全放棄肉類。然而,最近他們發現,透過強調永續性的角度來推廣植物性飲食,民眾對此的接受度有所提升。此外,為了不限制目標消費者群體在素食者中,他們在菜單上絕不使用「素食」、「蔬食」等詞彙。

此醫院也舉辦了一項挑戰,要求同仁在連續30天內每天嘗試一道植物性菜餚。

全球已有60家醫院、大學、企業和城市承諾減少高碳排放的肉類消耗。

原文新聞: Don’t call it vegan: What hospitals are learning about nudging people to eat greener


pexels mikotoraw photographer 3367850孤獨感增加糖尿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
即使互動次數不多,深度的互動也能減輕孤獨感。相反地,頻繁但膚淺的互動可能仍然讓人感到孤獨。

研究人員追蹤了18,000多位患有糖尿病的受試者,十幾年後發現孤獨感比運動、飲食和飲酒等因素更能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孤立則無呈現相關性。

檢測孤獨感的問題包括:「你常感到孤獨嗎?」、「你多常與親近的人傾訴心事?」

檢測孤立的問題包括:「你與多少人同住?」、「你多久與親朋好友聚會一次?」、「以下哪些聚會活動每週至少發生一次或更多次?」

孤立和孤獨是不同的概念。

孤立偵測的是與人或社會接觸的頻率,而孤獨則是主觀的感受。

研究人員呼籲,透過幾個簡單的問題,就能篩檢出患者是否感受到孤獨,並希望醫護人員能多多關心病患,將其介紹給其他相關機構,並鼓勵患者參加一些團體活動,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
原文新聞: Loneliness may contribute to heart disease risk for people with diabetes


開放式 髒一顆蛋的代價… 這背後的衝擊你知道嗎?


根據2021年在PLoS Med發表的研究,每天攝取300毫克的膽固醇(一顆蛋約有180至250毫克的膽固醇),死亡風險會上升24%!

但你是否曾想過,為什麼還經常聽到有人說吃蛋對血膽固醇沒有影響呢?

原來,根據 《美國責任醫師協會》(PCRM)的統計,50年前,在蛋商尚未開始贊助研究前,早已發現雞蛋會提升血液中的膽固醇。近幾年受蛋商贊助的研究增加到60%!!

雖然高達85%的研究結果顯示蛋中的膽固醇對血脂有不良的影響,卻有49%下了與研究結果相反的結論。這顯示了蛋業界對於研究結果的影響,值得我們懷疑吃蛋對健康的宣稱。

然而,吃蛋最大的受害者不是我們的健康,而是為我們下蛋的母雞

你知道嗎,台灣80%的雞蛋都來自格子籠,這令人震驚!

為了產出更多雞蛋,2~4隻母雞們被擠在A4紙張大小的籠子裡,無法張開翅膀。母雞每產一顆蛋,就要從骨骼中用掉10%的鈣質,長期下來母雞受肌肉流失與骨折的折磨 。

這些處於極差狀態的母雞,為了對抗免疫力低下的問題,需要依賴各種藥物。這些藥物卻增加了環境的抗藥性,不健康的母雞也增加了人畜共通傳染病的風險,最終將疾病帶回到人類身上。

台灣素食營養學會一直透由傳遞各種營養科學知識,讓大家認識植物性飲食對身體的諸多益處,又能解決全球暖化以及飼養經濟動物等道德問題,但我們也了解,全民飲食型態的轉型是一趟漫長的旅程,而 #讓母雞自由 廢除格子籠,是邁向轉型非常重要里程碑,我們誠摯地邀請你們加入我們的行列!

同時,衷心感謝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,他們在爭取動物福祉上一直不遺餘力,勇往直前。

立即參與,改變的力量就在你的行動中,你可以:

✓ 寫明信片給行政院,表達支持和訴求

✓ 線上簽署宣言,成為母雞夥伴

✓ 把議題資訊分享出去!

母雞為人們辛苦產蛋,這一次,換我們 #讓母雞自由

➥ 馬上行動瞭解更多 https://freehens.tw

➥ 到據點簽署明信片 https://bit.ly/43xHunf


pexels jonathan borba 2983104為了永續,你能接受培養肉嗎?

新加坡成為首個販售【培養肉】的國家,消費者紛紛評論這種肉品「與眾不同」,並且製造商聲稱這是一種雙贏的解套方式!

在對抗全球暖化的道路上,科技再度發揮關鍵作用!現在,只要取得動物的細胞,我們就能透過科學的培養方式,製造出鮮美多汁的肉品,而且完全不需要殺生!

來自美國東北大學哲學系的Sandler教授提出異議。他認為,如果我們認為畜牧業不符合永續發展的要求,那麼我們應直接停止這樣的產業。因為【培養肉】只不過是另一種中心化的大型企業,專門製造和加工肉品而已。

英國食物倫理委員會的執行長Dan Crossley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。他問道:如果我們只是將【培養牛肉堡】取代傳統牛肉堡,這是否只是又一種超級加工食品?兩者的鹽分含量、調味料使用量是否相差無幾?對我們的健康又會有何不同呢?

蔬食者的朋友們,你們是否能接受這樣的創新?

原文新聞:Could lab-grown meat pave the way for more ethical,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ood? |Why Singapore is the only place in the world selling lab-grown meat 


pexels olena bohovyk 3819969代糖無助於減肥 - 世界衛生組織(WHO)最新代糖指南 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最新釋出的代糖指南表示,長期使用代糖不僅無助於降低體脂肪,甚至可能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以及死亡風險。

WHO營養與食品安全總監強烈呼籲所有渴望減肥的朋友們,應當選擇天然食材,如水果,並避免攝取添加糖的食品與飲品。代糖並不含任何營養價值,我們應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減少甜食攝取的健康習慣。

常見的代糖種類包括:

🚫 阿斯巴甜(Aspartame)
🚫 甜菊(Stevia)
🚫 蔗糖素(三氯蔗糖、Sucralose)
🚫 糖精(Saccharin)
🚫 紐甜(Neotame)
🚫 甜精(甜蜜素 Cyclamate)
🚫 愛得萬甜(Advantame)
🚫 醋磺內酯鉀(乙醯氨基硫酸鉀、乙醯磺胺酸鉀、Acesulfame K)

許多加工食品或飲品常打出「零卡洛里」的標語,企圖吸引消費者的目光。然而,長期食用代糖只會培養您對甜味的渴求,對於健康毫無益處。

因此,當您下次在便利超商或超市選購包裝食品時,請務必留意食品成分表。您會驚訝地發現,代糖真的是無所不在。

回到根本,多吃原型食物、多運動才能守護我們的健康!

原文新聞:WHO advises not to use non-sugar sweeteners for weight control in newly released guideline


追蹤學會 Facebook | Instagram 取得即時資訊

文章整理翻譯:陳婷鈺 營養師

本文歡迎轉載,請註明出處為「台灣素食營養學會」。
官網:www.twvns.org

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簡介
國內少數由醫學角度探討素食的非營利團體。集結各大醫院、大學...等多位有志推廣素食的醫療人員、專家學者,透過講座、食譜、文章,與民眾分享正確的素食營養知識。

活動企劃1 s

收件截止日: 2023/8/6

你是否渴望為地球的氣候問題出一分力?蔬食飲食不僅能減少碳排放,還能降低慢性疾病和傳染病的風險!

【台灣素食營養學會】以實證醫學提供可靠的營養資訊,致力於提升台灣素食者的生活品質並降低轉素的困難度。

 

職位: 活動企劃人員

我們正在尋找一位充滿「創意」及「執行力」的夥伴!在這裡,你有機會提出新觀點,跟不同組織、學校、企業以及政府單位合作,透過我們的行動,幫助更多人改善健康、挽救氣候危機。

 

近期的主要活動包括

14天素食挑戰  |  菜菜子嘉年華

詳細的活動資訊請瀏覽 www.campusgreenliving.tw

 

我們期望你具備以下條件

  • 對「蔬食」充滿熱忱!
  • 曾主辦過大型活動,且擔任主要負責人
  • 細心、良好的溝通能力,能居中協調各個單位
  • 善於情緒管理,與夥伴合作融洽
  • 勇於與陌生人和外國人互動

 

工作內容

  • 活動企劃提案和執行
    • 包含策劃細節、整合資源、控制成本
    • 招募活動所需的工讀生、義工,進行適當培訓
    • 定期彙整進度、記錄成果,並進行檢討與追蹤
    • 與相關單位(例如校園大使、設計師)合作,進行活動宣傳和行銷
    • 與營養師合作,確保活動內容符合【台灣素食營養學會】的宗旨和目標
  • 處理一般文書、行政、會議記錄
  • 執行其他指派任務

 

月薪活動企劃3 s

NT$ 35,000 ~ 37,000

福利

我們幫助許多人更健康,也希望每一位員工都健康、快樂!

  • 彈性上下班時間
  • 工作滿一年後,享有每兩年一次基本健檢。
  • 辦公室附有小廚房 (電磁爐、水波爐、電鍋、大冰箱等等),可於午休時間烹煮午餐,須為全植物性食材。
  • 在不影響工作進度的前提下,可於上班時間自行安排運動、製作點心、正念冥想等活動。
  • 經主管判斷能獨當一面,可有效管理時間、掌握工作進度,即可於活動淡季申請在家上班。

 

學歷要求

專科、大學、碩士,科系不限

上班地點

輔仁大學-素食營養研究室

上班時段

  • 每天8小時,周休二日
  • 若假日有活動則需排班出勤 (另行排休)

 

語文條件

英文 -- 聽 /中等、說 /中等、讀 /中等、寫 /中等

應徵方式

請準備下列資料,寄至: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

1.  履歷、個人簡介

2.  說明吃植物性飲食的經驗 (或是想嘗試的理由)

3.  說明對這份工作的期待、未來五年的職涯規劃

4.  對【台灣素食營養學會】的了解、疑問及建議

聯絡方式

陳婷鈺 營養總監 | 0901-380-036

《Campus Green Living- 14天Vegan挑戰》傳送門

 

網站banner1

【我們在做什麼?】

我們在努力塑造一個蔬食友善的校園環境,讓學生能夠輕鬆地找到好吃又營養的VEGAN餐點。

 

【為何要辦?】

氣候異常一年比一年明顯,在乾旱、洪水、新型傳染病等許多挑戰紛至沓來的不安環境下,我們應該如何規劃未來?

我們從每天必要的【飲食】著手,除了照顧好自己的身、心、靈,也能為環境盡一份心力,進一步掌握自己的未來!

 

【對未來的想像】

我們希望輔仁大學能夠成為台灣最友善的Vegan校園,讓輔大的師生們,能夠在每一餐選擇食物時,都能落實為自己,為環境的目標~

【今年的計畫】

- 針對輔大師生的 14天Vegan挑戰

- 以優惠的價格提供兼顧美味與營養的Vegan餐點 (限量)

- 搭配14天Vegan挑戰,標示校園附近各種Vegan選項,協助店家行銷

- 舉辦各種永續/Vegan活動,提升師生對於環境與飲食的重視

 

【為何辦在輔仁大學?】

《台灣素食營養學會》的秘書長,邱雪婷,現為輔仁大學《營養科學系》的副教授,許多資源、人力都不約而同地匯集在此地,因此萌生了此校園計畫,希望藉此帶動校園風氣,傳播到各個其他校區。

 

【網站資源】

Campus Green Living (CGL) 網站新增了許多簡單的Vegan食譜 (含五辛),也匯集了民眾常詢問的營養問題【Q&A】,版面更乾淨,更容易使用,歡迎大家多多利用!

 

網站: www.campusgreenliving.tw

FB社群: 輔大綠生活交流平台 FJCU Green Living Forum

Instagram: Campus Green Living  

 

green troop small

2022輔大第一屆校園大使 Green Troop 熱烈招募中!

我們的「輔大蔬食環境改善計畫」開始了喔~

#健康 #友善環境 #蔬食 有興趣的你,
不要錯過成為校園大使 Green Troop 的大好機會!

<徵選條件>
★ 輔大學生(含碩、博士)不限科系
★ 任職期間須具備在校身分
★ 具號召力、親和力、樂於分享生活
★將只收2~3位喔!要搶要快!

<如果你有這些更好>
★ 社群媒體Instagram擁有500以上追蹤數【加分】
★ 活潑外向,熱愛參與校園活動,具備社團參與經驗者【加分】
★ 具影音、圖片拍攝能力【加分】
★ 未來參與我們舉辦的14天挑戰者【大大大加分】

<好康福利>
★ 難得的實戰經驗分享你對素食與環保的觀點
★ 提供專為green troop設計的:
​🥑🥑vegan料理初體驗,讓我們一起玩食物!😚
🥑🥑vegan營養菁英速成班 (一堂)
★ 精美的《永續vegan手冊》&校園大使 Green Troop結業證書,職涯超加分💪
★如有參加14天挑戰,增加ipad抽獎名額 1 次😍

<大使任務>
★ 品牌推廣:透過社群媒體和校園活動讓大家認識素食與環保的重要性
★ 校園關係:最佳校園帶顏人,擔任綠生活與校園之間的橋樑
★ 專案參與:發揮你的想像力及策略力,一同參與我們的專案與活動


<報名資訊>
★ 報名時間:即日起至 8/15(一) 23:59 止
★ 報名方式:填寫報名表單資料即可完成報名
★ 任職期間:2022 年 9 /5 ~2023 年 4 月
★ 我們將在8月底公布最終名單,並在9月初與校園大使們相見歡!😚


歡迎你與我們一起Green Living~
https://www.surveycake.com/s/rykP7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
10

11

12

13

14

15

16

17

18

19

20

21

22

23

 24

26

28

29

3031

32

33

34

35

36

37

 

去年11月,學會的秘書長暨輔仁大學營養系的邱雪婷助理教授,發起了線上隨機調查,想了解吃素的輔大人在校園附近覓食的方便性。從11月至2月,我們收到46個回覆,結果如下:

一、素食人口散落各院所,許多素食者在自己的系所內,並無一同吃素的朋友。

二、純素 (無五辛、無蛋奶) 飲食最不方便,需有交通工具才能擴增選項。

三、鍋邊素者覓食障礙最小。

四、素食資訊無整合,學生大多口耳相傳或經網路查詢得知哪裡有素食選項。

五、素食者大多只能在葷食餐廳挑選無肉餐點,餐點內容營養不均衡,澱粉最多,蛋白質最少。

六、校內素食環境評分,中位數落在2分 (滿分5分)、校園周邊素食環境評分,中位數落在3分 (滿分5分)。

學院分布2 15

蔬食環境評分2 15

我們將素食者經常覓食的場所,繪製地圖。地圖內容反映出輔大的蔬食環境,百分之八十以上為葷食餐廳,僅有四家為真正的素食店家,而這四家當中,同德素食僅提供外送且須提早預訂,Nuttea為飲料店,不是正餐來源,最後素百香營業時間為4pm~10pm,無法當作午餐選項,唯一只剩理園的辛蔬能提供午餐給純素的學生與職員。

輔大蔬食地圖 2 15

輔大蔬食地圖 english

為了提升輔大的蔬食環保的風氣,我們創建了 輔大綠生活交流平台 FJU Green Living Forum ,讓關心環境、動物權的朋友們,分享自己的餐點與環保小撇步,給予彼此信心與歸屬感! 

《輔大校園蔬食改善計畫》持續進行中,感謝所有輔大生、教職員的回饋與協助,請大家持續關注我們! 未來會有許多活動等著大家共同參與。

【追蹤我們】

FB: 輔大綠生活交流平台

Dcard: 輔大樂蔬食


文章撰寫/翻譯:陳婷鈺營養師

本文歡迎轉載,請註明出處為「台灣素食營養學會」
官網:www.twvns.org

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簡介
國內少數由醫學角度探討素食的非營利團體。集結各大醫院、大學...等多位有志推廣素食的醫療人員、專家學者,透過講座、食譜、文章,與民眾分享正確的素食營養知識。

108工作成果封面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 

如您認同我們的理念,歡迎贊助或者加入我們!
請見【加入會員及贊助方式說明

1.彰化銀行帳號:96580100608900(吉成分行)
  代號:009
  戶名:台灣素食營養學會林名男

2.郵政劃撥帳號:50120379
  戶名:台灣素食營養學會林名男